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的两个不孝指的什么?

来源:懂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4-12-24 06:45:33
文档

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的两个不孝指的什么?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的话。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舜在年幼时就不被他的父亲所喜爱,尤其是他的后母嫁入家门后,对舜百般刁难,甚至试图将他逼死。舜长大后结婚时,他的父亲并没有来为他主持婚礼,因此舜只能不告而娶。孟子所说的“无后”是指不孝养父母、爱护家人,但他并没有在这里批评舜。因为孟子认为,尽管舜没有禀告父母,但他的行为等同于禀告了。
推荐度:
导读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的话。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舜在年幼时就不被他的父亲所喜爱,尤其是他的后母嫁入家门后,对舜百般刁难,甚至试图将他逼死。舜长大后结婚时,他的父亲并没有来为他主持婚礼,因此舜只能不告而娶。孟子所说的“无后”是指不孝养父母、爱护家人,但他并没有在这里批评舜。因为孟子认为,尽管舜没有禀告父母,但他的行为等同于禀告了。

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的两个不孝指的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是一句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话,甚至一些父母也会用它来压力未婚的子女。但这句古老谚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其他的两个“不孝”具体指的是什么?又是谁首次提出了这样的观点?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的话。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舜在年幼时就不被他的父亲所喜爱,尤其是他的后母嫁入家门后,对舜百般刁难,甚至试图将他逼死。舜长大后结婚时,他的父亲并没有来为他主持婚礼,因此舜只能不告而娶。孟子所说的“无后”是指不孝养父母、爱护家人,但他并没有在这里批评舜。因为孟子认为,尽管舜没有禀告父母,但他的行为等同于禀告了。
这里的“无后”并非指没有后代,这可能让很多人感到困惑。实际上,孟子在提出这个观点时,并没有明确指出其他两个不孝的具体内容。但根据东汉末年经学家赵岐的解释,他认为三孝指的是:对父母的不孝有三种,一是阿意曲从,使父母陷入不义的境地;二是家庭贫困,父母年老时不为父母提供物质支持;三是未经父母同意而结婚,断了家族的后代。
然而,在《孟子》的《离娄句下》中,孟子又提到了五种不孝的行为,包括懒惰、好酒、贪财、纵欲和好勇斗狠。这又让我们感到困惑,到底有几个不孝呢?
如果我们这样理解这句话:“不孝有很多种,其中无后是最严重的一种。”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个“三”理解为一个虚数。例如,“三五成群”、“三令五申”和“吾尝日三省乎己”中的数字都是虚指。
但是,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孟子,他的思想核心应该是“三纲五常”。因此,也有学者提出了另外的三不孝,包括不能事亲、不能事君、不能事己,分别指的是孝养父母、忠于君主和自我修养。
无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的“三”是否为虚指,其“无后”按理来说都不是指没有后代。这些不同的解释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文学是一个求同存异的学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发展。
最后,如果大家都认为“1”是“2”,那么它就成为了“2”。这个简单的道理也适用于对这句谚语的理解。如果我们将“三”理解为虚数,那么其他两个不孝也就没有具体内容了。如果我们认为“三”是实数,那么其他两个不孝可以理解为“事君”和“事己”。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句古老的谚语。

文档

人们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么另外的两个不孝指的什么?

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是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所说的话。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故事。舜在年幼时就不被他的父亲所喜爱,尤其是他的后母嫁入家门后,对舜百般刁难,甚至试图将他逼死。舜长大后结婚时,他的父亲并没有来为他主持婚礼,因此舜只能不告而娶。孟子所说的“无后”是指不孝养父母、爱护家人,但他并没有在这里批评舜。因为孟子认为,尽管舜没有禀告父母,但他的行为等同于禀告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