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在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换床”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本文将为您解释换床的含义,并介绍在北京如何进行换床。
换床是什么意思?
在中国北方许多地方,人们习惯睡在铺有席箔的砖炕上。老年人临终前也通常卧病于炕上。因此,当老人病重时,人们会将其转移到木板床上,这个过程被称为“换床”。有些地方认为换床能够给临终者带来好运,有的则认为这样做可以减轻死者的罪业。此外,还有人认为,如果不换床,亡人的阴魂会附着在炕上,给家庭带来困扰。因此,换床主要是为了保护家庭成员的未来安宁。
北京换床怎么换?
在北京旧时的习俗中,当病人临终前,家人会为其准备一张灵床。这张床可能是租赁的,也可能是自家门板或苇箔搭成的。灵床通常安置在正房的中央或偏东处,南北向,面对堂屋的门。在换床时,家人通常会抬着病人,头朝南地仰卧在灵床上。
换床时,家人会围绕在床边,陪伴病人度过最后的时刻。当病人气绝前,家人会为其换上寿衣,然后将其抬到灵床上。在北京,换床时通常会让长子抱头,次子抱腰,三子抱脚。如果没有那么多儿子,其他亲属也可以帮忙。
在换床的过程中,家人会说着吉祥话,如“给您老人家冲喜冲喜吧!”然后,将病人头朝西、脚朝东地放置在灵床上,这被认为有“西方接引”的寓意。
总结:换床是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的一个重要仪式,其意义和方式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在北京,换床通常涉及租赁或搭建灵床,以及在病人临终前为其更换寿衣,然后将其抬到灵床上。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