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肌字的本义是指人或动物体内附着在骨头上或构成内脏的柔软物质,由许多纤维组成,如肌肤、心肌等。
2. 肌字的部首是月,笔画顺序编号为351135,具体笔画顺序为撇折、横、横、撇、折。
3. 在中医理论中,肌字涉及到度制、肌肤血气之情等概念,如《春秋繁露》中所说:“病在肌肤。”
4. 肌字还可以引申指皮肤,如在杜甫的《丽人行》中所写:“肌理细腻骨肉匀。”
5. 肌字还可以用来比喻男女之间亲密的关系,如“肌肤之亲”。
6. 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肌字还可以指肌肉、肌腹、肌隔、腱、肌觉、肌肉、肌体、肌质、肌注等概念。
7. 肌字在古文中也有所出现,如《说文》中提到:“肌,肉也。”《玉篇》中提到:“肌,肉也。”《正字通》中提到:“肌,肉也。”
8. 在不同的文献中,肌字可能有不同的读音和写法,如在《列子·黄帝篇》中提到:“?骨不?”,其中的“?”即为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