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盏——茶人身份的象征
起源于晚唐五代,兴盛于宋朝的建盏,曾是皇家御用的珍贵茶具。产地在宋建州府建安县的建窑,因此得名建盏,它是黑瓷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宋代八大名瓷之一,见证了那个时期陶瓷艺术的辉煌。
在宋代,建盏与青瓷、白瓷并列,共同塑造了当时的瓷器格局。特别是建窑生产的“兔毫盏”黑釉器,其独特的曜变和油滴品种在日本备受珍视。其中四件曜旅卜变建盏和南宋油滴天目碗被视作国宝级文物,展现了建盏艺术的卓越成就。
建盏主要以小碗为主,胎质采用含铁量高的建安粘土,烧制过程中形成的析晶釉带来独特纹理。釉面在火候和配方变化中展现出丰富多变的色彩,从乌金、兔毫到油滴、曜变,每一种釉色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建盏的造型简洁古朴,口大底小,圈足底部修整,足底外斜。其厚重感与独特的设计,使每一件作品都显得沉稳而富有韵味。
建盏分为敞口、撇口等四大类,釉面纹理丰富,包括乌金、兔毫、油滴等六种主要类型。乌金釉色泽深沉而润泽,兔毫釉以其均等的丝状条纹著称,油滴釉因斑点如油滴而得名,曜变釉则呈现出奇幻的星辰之美。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