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探索宋代建盏的奥秘时,通过一系列美国知名博物馆所藏的16件宋代建盏标本,我们得以一窥这些瓷器的全貌与历史。这些标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出了建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揭示了宋代瓷器工艺的高超和美学追求。以下是对这些标本的整理与赏鉴:
1. 宋代建窑银兔毫盏标本
该标本来自1930年代至1961年,由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夫妇所有,现收藏于密歇根州安娜堡的弗瑞尔艺术画廊。标本为1/3整器,银毫分布有序,釉面有银色光泽。底部止釉线显示底釉肥润、绀黑,釉泪垂流至盏底。整盏风格雅素,气质古朴。
2. 宋代建窑黄兔毫盏标本
同样来自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夫妇,此标本底部局部,可见深邃如墨的底釉和肥厚的盏心聚釉。黄褐兔毫条达,展现“玉毫条达”的特色。底部粘窑的痕迹仍可窥见,但精美内壁的兔毫纹仍保持。
3. 宋代建窑红褐兔毫束口盏标本
此标本来自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夫妇,为撇口器型,胎体厚重,釉色绀黑,展现出经典束口盏的美学。兔毫条达有力,釉面有不规则开片。底釉绀黑,整盏气质端庄典雅。
4. 南宋建窑黄兔毫盏标本
胎体厚重,釉面镜面感强,黄兔毫纹清晰、条达、疏密均匀。虽有瑕疵,但兔毫斑纹精美。此标本亦来自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夫妇。
5. 宋代建窑乌金银蓝毫撇口盏标本
来自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夫妇,标本几乎无暇。胎体厚重,铁胎质厚坚密,釉面开片纹如冰裂,镜面折射蓝光。釉泪自然垂流,气质雅古朴。
6. 宋代建窑红褐兔毫束口盏标本
面积有1/4整器,内壁红褐色毫纹清晰,釉水垂流成泪。虽有瑕疵,但碎片几乎无暇,气质端庄典雅。
7. 宋代建窑兔毫盏标本
此标本来自哈佛艺术博物馆,为撇口器型,器型规矩。釉色由棕褐到湛蓝再到乌黑,兔毫细长。釉面不规则的鱼鳞状开片,独具特色。
8. 南宋建窑乌金釉撇口盏标本
撇口器型,舒展匀停,气质端庄典雅。釉色绀黑,口沿有一圈棕黄色块斑。釉面毫状纹隐现,美感独特。
9. 宋代建窑兔毫敛口盏标本
来自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夫妇,敛口器型,口沿干口明显。盏内壁兔毫纹短小、弯曲,整体完整,具有别样美感。
10. 宋代建窑褐兔毫束口盏标本
束口器型,釉色自口沿至底足从红褐色、黄色到乌黑。底釉绀黑,釉泪自然垂流,气质雅古朴。
11. 南宋建窑柿红釉束口盏标本
约为1/2整器面积,铁胎、厚釉。釉面呈柿红色,兔毫斑纹浮于盏面。气质简素淡雅,底部黑色釉处清晰可见。
12. 宋代建窑柿红釉束口盏标本
同样来自詹姆士·马歇尔·普拉玛夫妇,器型为束口盏。铁胎厚实质密,釉面呈色柿红、分布均匀。气质朴拙。
13. 宋代建窑茶叶末束口盏标本
经典束口器型,止釉线明显,釉面莹润,玻化效果好。盏内外均有开片,是建盏研究的重要依据。
14. 宋代建窑酱绿釉敛口盏标本
器型圆润饱满,釉色茶叶末釉弥漫流动。釉面莹润,气质清雅隽秀。
15. 宋代建窑灰被釉敛口盏标本
敛口器型,气质浑圆、古拙。铁胎细腻,釉面光泽强,釉质莹润,展现独特美学。
16. 宋代建窑异毫撇口盏标本
口沿外撇,内壁满布细小兔毫斑纹。釉面有明显的砂眼、起泡,展现独特工艺和美学。
这些宋代建盏标本不仅展现了宋代瓷器的精美工艺和美学追求,也为研究建盏历史和陶瓷工艺提供了珍贵资料。通过这些标本的赏鉴,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宋代建盏的独特魅力和其在陶瓷艺术史上的地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