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鹿鱼鱼:这个成语形容平庸,无作为。出自清·陆陇其《答曹微之进士书》:“弟恐鹿鹿鱼鱼,不足以当鼎植耳。”
千岁鹤归:这个成语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出自《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
停云落月:这个成语用来表达对亲友的怀念,常见于书信中。出自《停云诗序》:停云,思亲友也。
昆山片玉:这个成语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一位,珍贵稀有。出自《晋书·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成语的由来:成语共有五万多条,其中九十六 percent 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七字以上的成语。如“五十步笑百步”、“闭门羹”、“莫须有”、“欲速则不达”、“醉翁之意不在酒”等。成语一般用四字,这大概是因为四字容易上口。如我国古代的诗歌总集《诗经》,就以四字句为多,古代历史《尚书》,其中四字句也有一些。后来初学读的三、百、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其中后两种即全为四字句。《四言杂字》《龙文鞭影》初、二、三集,都是四言。这虽然是训蒙书,也足以说明四字句之为人所喜爱、所乐诵。古人有些话,本来够得上警句,可以成为成语。只是因为改变为四字,比较麻烦,也就只好把它放弃,作为引导语来用。例如宋朝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