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红花是一种草本植物,属于菊科红花属,其干燥的管状花呈橙红色,花管狭细,先端5裂,裂片狭线形。
2. 红花具有特异香气,味微苦,主要产于河南、湖南、四川、新疆、西藏等地。它的主要作用包括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对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等症状有疗效。
3. 古代的红花除了作为药材外,还是一种重要的红色染料。它所染出的“真红”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因此在古代的染料中占有重要地位。
4. 红花在隋唐时期非常流行,唐代诗人李中曾有“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的诗句,赞美了红花的艳丽。
5. 现代科学分析表明,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黄色素在古代无染料价值,现代则常用于食物色素。红色素在碱性水溶液中易溶解,可形成鲜红的色淀沉积在纤维上,用于染色。
6. 古人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称为“杀花法”,这种方法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日本等国。
7. 长期使用红花时,可以用青蒿抑菌后阴干制成“红花饼”存放。使用时,只需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红色素溶解出来,便可进行染色。
8. 在宋元时期之后,“红花饼”得到了普及推广。此外,古人还将红花素浸入淀粉中,制作成胭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