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我们折断莲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实际上,这种现象与莲藕的内部结构密切相关。莲藕中的导管和管胞是植物生长和水养料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莲藕的茎、叶、花、果等部位分布广泛,如同动物体内的血管,起到类似的作用。
莲藕的导管壁在特定位置会特别增厚,形成螺旋状的结构,称为螺旋形导管。在折断莲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细长的细丝,直径仅3~5微米。这些细丝具有弹性,可以拉长至10厘米左右,因此即使莲藕断了,藕丝仍然可以保持连接。
不仅莲藕,莲梗和莲蓬中也存在这种细丝,不过它们更纤细。如果你折断一根莲梗,会发现提起来就像一串小绿“灯笼”串在一起,这些“灯笼”之间的连接物便是这种细丝。细丝在显微镜下观察,会发现其实是由3~8根更细的丝组成,就像一条棉纱由无数棉纤维组成。
细密缠绵的藕丝自古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唐代诗人孟郊在其《去妇》诗中写道:“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后来,人们用“藕断丝连”来形容关系虽断,但情感依旧相连。
莲藕的螺旋状导管结构与拉力器上的弹簧相似,当莲藕折断时,螺旋状的导管并未真正断裂,而是像弹簧一样被拉长,形成许多丝状物质,因此出现了“藕断丝连”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