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白蛇传中,白素贞为了爱情,曾水漫金山。这个故事在中国流传甚广,而金山寺作为故事的重要场景,也因此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金山寺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寺。最初名为泽心寺,亦称龙游寺,后来被称为金山寺。这座寺庙始建于东晋时期,是中国佛教水陆法会的发源地。
金山寺的布局依山就势,使得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的主要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和方丈室等。金山寺位于镇江市的西北部,距离市中心大约三公里,属于5A级风景区。
金山原是扬子江中的一个岛屿,但由于大江曲流,至清朝光绪末年左右与陆地相连。金山拥有许多景点,充满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被古人誉为"江南名胜之最"。
金山寺的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错落有致,亭台相连,山上布满了金碧辉煌的建筑,使得人们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此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金山寺是中国佛教禅宗四大名寺之一,其宝塔建于1400多年前的齐、梁时代,高30米。
金山寺的历史上曾七度毁建,但声誉日益隆盛,代有高僧。其中,法海洞是金山寺的一个著名景点,传说法海曾与白蟒斗法,最终占有了这个洞穴。这个故事与杭州西湖的神话相联系,形成了完整而优美的民间故事《白蛇传》。
《水漫金山》是《白蛇传》中的一个故事情节,也称为《降香水斗》。在各种戏曲中,如弋腔、昆腔、高腔、湘剧、汉剧、川剧、徽剧、滇剧、豫剧、越剧、粤剧、评剧、河北梆子、秦腔、清平剧等,都有这个剧目的表演。
金山寺因为与蛇的渊源而闻名。相传,金山寺的开山祖师唐灵坦和水漫金山寺的初到时,山上石洞中有一条白龙常吐毒气,人触之即死,但灵坦一到就将其收伏。这个洞后来被称为白龙洞。第二代祖师唐释法海也曾与一条大蟒斗法,最终大蟒游入长江。
还有一个更早与蛇有关的故事,相传南梁武帝曾梦见宠妃郗氏变成了一条毒蛇,向他哀求超度众生,后来武帝在大臣们的建议下,在金山寺举行水陆大法会,这是当时佛教最大的盛典。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