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兰花老苗的处理,有些朋友会从人类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一个家庭中的老人对于子女来说是负担吗?他们年老之后,没有生产能力了,我们就要遗弃他们吗?当然,植物和人类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完全用人类的家庭关系来养兰花。这种比喻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兰花老苗也曾是健壮的,它孕育出过新一代,也开过香花。只是随着苗龄的增长,它的根系、芦头、叶片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也停止了孕育后代的能力。这时,如果老苗继续留在兰株上,它为了生存,就会从壮苗那里索取养分。而壮苗本来应该为新苗和花苞提供能量,面对老苗的索取,又不能置之不理。这必然会导致新苗和花苞的能量分流,极端情况下可能会造成僵苗、消苞。因此,兰花老苗在正在生长的兰丛中,确实是一种负担。那么,是否一定要将老苗摘除呢?有3种情况需要兰友分清楚,如果摘除时机不对,还不如不摘除,我给兰花老苗的去留,总结为:一留两除。
一、新栽兰花
兰花新种植后,会经历三个阶段:缓苗期、服盆期、成活期。缓苗期通常只需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大多没有问题。很多兰友种植兰花失败的原因,往往在服盆期。而兰花不服盆,很多时候是因为退草过度引起的。兰花退草很好理解,新种植的兰花根系还未完全恢复工作能力,此时兰株的消耗,只能依靠原株的养分储备。而兰花所具有的物种留存天性,会让兰丛在消耗时,首先消耗老苗的能量储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环境合适的时候,延续它的物种。所以,兰花退草是从老苗开始的。如果种植时的环境、植料或者种植方法不是非常可靠,那么退草势必会多一些,这时兰丛中的老苗就发挥作用了。因此,新栽兰花,不建议摘除老苗。
二、成活兰花
经过退草期后,兰花正式成活了。这时老苗已失去最初的作用,它的存在对于刚刚萌发的新苗来说,是竞争者,是养分争夺者。如果植料中自带的养分不足,而老苗又索取过多的话,就可能导致新苗僵化不长。还有就是孕蕾成功的兰花,它会闭合将养分积累在芦头中,以备来年开花时供应给花朵。此时如果老苗比较多,就会消耗掉这些原本用来开花的能量,造成花苞枯萎。所以,这个时候的老苗就需要摘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