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查尔斯·狄更斯,《荒凉山庄》,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狄更斯的长篇小说对早期侦探小说的发展有所贡献,塑造了贝克特探长这一特色角色。
2. 威尔基·柯林斯,《月亮宝石》,群众出版社,1999年。柯林斯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这部作品采用多叙述人第一人称叙述手法,成功塑造了克夫探长这一角色。
3. 埃米尔·加伯利奥,《勒鲁菊案件》,九州图书出版社,1995年。这本书是推理史上第一部真正长篇侦探小说,采用推理逻辑破案的方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4. 阿瑟·柯南·道尔,《福尔摩斯探案全集》,群众出版社,1981年。福尔摩斯成为大侦探的典型,影响了无数侦探小说作家。
5. 加斯东·勒鲁,《“黄屋”奇案》,群众出版社,1999年。这部作品是心理密室小说的经典之作,即使历经近一个世纪,依然具有新鲜感。
6. 玛丽·R·莱因哈特,《螺旋楼梯》,群众出版社,2003年。莱因哈特开创了“早知如此”流派,本书以一位老处女为侦探兼叙述人,讲述了一个奇妙案件。
7. 奥西兹女型扒磨男爵,《角落里的老人》,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安乐椅神探的代表人物,“角落里的老人”仅靠几张报纸,展现其超凡智力。
8. G·K·切斯特顿,《布朗神父探案集》,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年。布朗神父是少数能够走出福尔摩斯阴影的侦探形象,其作品具有谜团设置和独创性手法方面的成就。
9. E·C·本特利,《特伦特的最后一案》,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本特利戏弄侦探小说,却写出了一部史上经典之作,成为长篇侦探小说黄金时代的前驱作品。
10. 玛丽·贝洛克·朗蒂丝,《神秘房客》,四川文艺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本书开创了“心理悬疑”流派,将真实案件带入虚构小说,受到史家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