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76年,元军攻克南宋首都临安,文天祥响应号召,组织起兵一万多人勤王,其中包括袁州府萍乡县人吴希,他曾短暂收复宜春城。同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设立袁州安抚司,不久将“州”升格为“路”,以袁州为袁州路,并设立总管府和录事司,宜春城成为路治之所。至元十九年(1282年),袁州路划归江西行省管辖。
在慈化寺(今宜春慈化禅寺)出家的彭莹玉,在至元四年(1338年)与门徒周子旺在江西袁州领导五千余人的起义,他们背心书写“佛”字,支持周子旺称王,建立年号,但起义最终失败。
1949年7月,设立袁州分区,驻地位于宜春县,宜春城成为分区和县两级政府的行政中心。1952年9月,袁州专区被并入南昌专区,并归属南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20日,南昌专员公署迁至宜春县城,1959年元旦,公署更名为宜春专员公署,宜春城继续作为专员公署和县两级政府的行政中心。
1970年,宜春专员公署改为宜春地区。1979年10月8日,划出宜春县部分地域设立宜春市,与宜春县同属宜春地区。宜春城同时作为地区、市、县的行政中心。1985年3月29日,撤销宜春县,其地域并入宜春市,宜春城成为地区、市两级政府的行政中心。
2000年8月,撤销宜春地区,设立宜春市(地级),原县级宜春市改为袁州区,宜春城成为市、区两级政府的行政中心。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