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是高风险的次级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在格林斯潘时期的低利率政策推动下,美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多年繁荣,吸引了包括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内的众多投资者。他们放宽了贷款标准,向信用记录不佳的借款人提供了住房贷款,这些贷款被称为次级贷款。
2.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这些次级贷款被打包成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DO),并在金融市场上出售给其他投资者。CDO的目的是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因为传统的房屋贷款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差。
3. 为了对冲CDO的风险,金融工程师开发了信用违约互换(CDS),这是一种金融衍生品,用于转移违约风险。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开始下滑,次级贷款借款人违约率上升,导致CDO价值暴跌,CDS也面临损失。
4. 由于CDO和CDS被广泛持有,其价值的暴跌引发了广泛的抛售,进一步降低了这些产品的市场价值,并最终导致流动性几乎完全丧失。持有这些产品的机构,尤其是那些投资银行,遭受了巨大损失。
5. 这些投资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具有巨大影响力,它们的倒闭威胁到了与它们有业务往来的其他金融机构。这种连锁反应加剧了金融市场的恐慌,最终引发了次贷危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