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光与颜色:光通过眼睛的晶状体,携带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当光线照射到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上,色素开始感光,并通过神经信号传输到大脑的视觉中枢。大脑处理这些信号,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2. 视觉感知:尽管我们感知到的颜色受到光源颜色的影响,但大脑会自动排除光源的颜色,只提取反射光的颜色信息。神经科学家杰伊·内兹指出,这种视觉系统处理方式忽略了光源信息,而专注于反射光的颜色。
3. 年龄与颜色感知:内兹博士提到,对蓝色不敏感的老年人可能更难看到裙子的蓝色,这可能与年龄有关。他的学生可能因为年轻而对蓝色更为敏感。
4. 光线影响:人类具有色彩恒常性,即使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我们看到的颜色基本保持不变。然而,如果光线本身带有颜色,这可能会导致颜色感知上的混淆。内兹博士以自己曾经的红色汽车为例,说明在红光照射下,白色物体和红色物体看起来可能都是红色。
5. 环境与大脑解读:照片中的裙子颜色之所以引起分歧,是因为拍摄环境中的光线可能带有蓝色调。这影响了大脑对裙子颜色的解读,导致一些人看到蓝色,而另一些人看到白色。这种现象虽然不合常理,但在视觉感知中并不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