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流通产业的定义涉及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性转移,涵盖专门以商品流通为经营活动内容的营利性事业。
2. 行业集中度描述的是某一行业中,大企业的产值或销售额占该行业总产值或总销售额的比例。
3. 现代流通业的特点和趋势包括:
- 经营集约化,企业规模趋向大型化。
- 流通权力的增强,体现在供应链各环节的力量对比,以及拮抗力理论的应用。
- 社会经济对流通业提出高质、高效和环保的基本要求,基于交易数最少原理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
4. 流通渠道的分类包括:
- 传统流通渠道结构,又称自组织渠道结构或个别式渠道结构。
- 垂直式渠道结构,又称中央协调系统。
- 水平式渠道结构。
5. 渠道权力的来源可能包括经济收益、强制垄断、合同约束、畅销品、专业知识等,而渠道冲突的原因则可能与角色对立、资源稀缺、感知差异等有关。
6. 流通结构的变迁受到消费需求、渠道效率、渠道竞争和渠道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7. 零售(retailing)涉及将商品或服务直接销售给最终消费者的活动,并包括供其个人非商业使用过程中的所有环节。零售业的四次革命和零售组织形式,如连锁经营,是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现代化商业经营模式和组织形式。
8. 零售业态分类中,便利店是一种满足顾客即时性和便利性需求的零售业态,主要经营加工食品和挑选性小的日常生活必需品。
9. 零售业态变迁的理论假说包括零售轮假说、真空地带假说、手风琴假说、自然选择假说、辩证过程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
10. 零售现象指的是商圈商圆掘业聚集现象,包括商业集聚、商业街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以及商圈理论。
11. 批发用户、特点、环节和交易方式是批发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流通现代化则体现在信息化、国际化、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包括B2B、B2C、C2C、P2P、M-commerce等概念。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