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阳到达黄经90°时为夏至。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最短。夏至有三候,分别是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
一候鹿角解,意味着夏至时节,阳极而阴生,阳气开始衰退。雄性鹿感受到阴气的生长,鹿角开始脱落。这与冬至时的麋角解相对应,那时阴气衰退,阳气开始生长,麋角脱落。
二候蜩始鸣,指的是夏至后,雄性知了(蜩)因感阴气而生,开始鼓翼鸣叫。这种行为是为了吸引雌性,进行繁殖。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的植物,夏至时正值生长旺盛期。这个“生”并非指植物的初次生长,而是指植物的地下块茎开始生长,此时可以采收。
夏至过后,虽然天气炎热,但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大约再过二三十天,气温还会继续升高,达到一年中的最高点。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之一,标志着炎热天气的到来,但夏至后的气温还会进一步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