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蓝印花布的特点是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图案,其中蓝底白花使用单块花版,图案不相连;而白底蓝花则需两块花版套印,以遮盖连线部分,使纹样自然连接。这种刻制难度较大,通常由民间高手完成。
2.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完全依靠手工完成,其图案通过手工镂刻而成,风格朴实、粗犷、明快,艺术形象高度概括和夸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3. 南通蓝印花布的制作流程包括选择优质棉布、脱脂、裱纸、画样、制版、镂刻花版、上桐油等步骤。在脱脂环节,布料需浸泡在含有太古油等助剂的水中,温度保持在50-60℃,之后晾干待用。
4. 裱纸环节使用3-5层纸,刷浆、晾干后刷上熟桐油,压平备用。画样、制版后,进行花版的镂刻,使用的刻刀有斜口单刀、双刀和圆口刀,手法多样,包括刻面、刻线、刻点等。
5. 上桐油环节要求花版打磨平整,刷油加固,晾干后进行多次刷油,并分类保存。在刮浆前,布料需洒水并卷起,然后用黄豆粉和石灰调制成的防染浆进行刮浆,比例为1:0.7,也可根据需求加入糯米粉。
6. 刮浆时要保持用力均匀,接版准确,阴干后投入染缸进行染色。染色环节中,将蓝靛倒入缸中,加入石灰和米酒搅拌,调整至适宜的染色状态。使用竹篮防止布料沉底,浸泡至浆料发软后下缸染色。
7. 染色完成后,布匹经过晾晒、刮灰、清洗、晾干,最终呈现出深蓝色,质地厚实。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展现了民间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人们的赞誉。
8. 这一传统工艺流程严谨,每一步都需要精细操作,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中占有重要地位,南通地区的如皋石庄、通州二甲和石港、海门三阳、启东汇龙以及南通市区等地都有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