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中国,寺和庙的区分是明确的。主要供奉佛菩萨的建筑称为寺;而主要供奉鬼神的地方则称为庙。
2. 庙最初是用于奉祀祖先的场所,也称为祖庙。后来,迷信的人将供神的地方也称作庙,例如龙王庙和土地庙。
3. 在封建社会时代,有德有才的人也可以被立庙奉祀,例如关帝庙和岳庙。同时,帝王处理政务的地方也被称为庙堂。
4. 寺原本指的是官署,如汉代的御史府,也称作御史大夫寺。它还指的是中央机构,如太常寺和大理寺。
5. 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寺逐渐开始指代寺院,即僧侣居住的地方。
6. 现代可以说,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场所,而庙是中华民族纪念先贤、忠孝等人物的场所。寺里供奉的是佛,庙里供奉的是神,或者是人的偶像化形象。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