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亭:一种有顶无墙的建筑,主要用于休息,通常位于路边或花园中。
2. 台:由土或砖石筑成的方形、高而平坦的建筑物。
3. 楼:指两层或以上的房屋,特征是重叠的屋顶。
4. 阁:一种空中小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阁通常四周设有隔扇或栏杆回廊,用于远眺、休闲、藏书或供佛。
5. 殿:古代指高大房屋,现代多指用于供奉神佛或帝王举行大典的大厅。
6. 堂:居中的宽敞房间,面向阳光,为主人起居或社交活动的地方。
7. 厅:古代建筑中用于聚会、宴请或行礼的房间,常设有观景平台。
8. 房:通常用于特定功能,如静修或阅读。
9. 廊:带有顶棚的通道称为廊。桥上带有顶棚的称为桥廊,也可称作廊桥。
10. 榭:建于高台或水面上的木结构建筑,供人们休息、观赏水景。
11. 舫:模仿船只造型,在水面上建造的建筑,用于游乐、设宴和观赏水景。
12. 馆:规模较小的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厅堂,有时也指整个建筑群。
13. 轩:古代指有围棚或帷幕的车,也指以开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等建筑,以及有窗户的长廊或小屋。
14. 辕:旧时指军营或官署的外门,也泛指衙署。
15. 斋:原指古人斋戒时的居所,后多指雅致的书房或学舍。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