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最长的城墙,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在中国的大地上,从甘肃嘉峪关向东延伸,全长超过12700里,被誉为“万里长城”。
2. 长城的建造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中秦、汉、明三朝规模最为宏大。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修筑新的长城,以燕、赵、秦北方长城为基础。
3. 汉武帝时期,在阴山以北修筑了“外长城”,作为长城的前哨防线,起自新疆,直达黑龙江西面,全长近两万里,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城墙。
4. 现存的长城主要是在明洪武至万历年间修筑的,共进行了18次修建,耗时100多年。其中,嘉峪关至山海关一段因工程质量高,保存较为完好。
5. 长城由关隘、城台、烽燧和城墙四部分组成。关隘位于交通要道,城台用于迎战和相互支援,烽燧用于传递军情,城墙是主体。
6. 在居庸关和八达岭一带,城墙高大坚固,平均高约7.8米,墙基由巨大的花岗岩条石砌成,墙顶宽度足以让五马并驰,十人并行。
7. 美国宇航员登月后,能够用肉眼看到地球上的万里长城,这是其壮丽景象之一。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