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文),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指导。然而,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有必要进一步认识我国软件产业面临的严峻形势,把握国际软件共享运动带来的机遇,充分调动我国各种资源,提出既可行又理想的软件产业发展战略,走出一条适合国情且能占领知识经济制高点的产业发展道路。
一、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形势
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已成为各国新一轮国际竞争的焦点和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制定了立足本国国情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适合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相比之下,我国尚未形成明确的软件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发展环境未优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国产软件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无法为国民经济提供足够支撑,导致我国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处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夹缝”之中。
二、我国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尽管我国在软件产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在国际竞争前沿领域无所作为。我国拥有印度无法比拟的国民经济信息化程度、信息产业规模、国内市场潜力和综合经济实力,这为我国在软件产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决心和信心。开放源代码运动和网络计算机(NC)的推广为我国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三、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道路
我国软件产业应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首先,国家行为和企业行为应互动,国家投入巨资,以国家为主导,同时吸收社会各界资金,直接组建实体,从事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其次,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应并重,国家在信息化建设中,给软件企业创造市场机会,推动软件服务业的成熟壮大。再次,重在开发国内市场,以电子政务、电子金融、企业信息化、社会保障为重点,大力开发和推广应用我国自主版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最后,建立产业自主体系,大力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核心产品和关键技术,建立产业自主体系。
总之,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组织、协调和引导,充分利用我国的优势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以实现软件产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