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西汉时期,张骞的西域使节活动开启了陆上丝绸之路,这条路线横贯了西域的30多个国家,直至安息帝国,即今天的伊朗边境,使得与古罗马帝国的联系得以建立。
2. 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在同一时期逐步形成。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的赵环亭研究员指出,“番禺”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古越语,意味着港口、集市,并且具有公元前400多年的历史。这表明中东地区的巴比伦人已经到达南海,并且在古希腊文献中也有关于中国丝绸的记载。
3. 隋炀帝在公元594年下令建造南海寺,这一事件标志着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起。隋朝之后,唐朝继承并扩展了这一开放的政策。
4. 唐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帝国这两大商业文明相遇,两者都以其开放的心态和冒险精神闻名。这导致了世界上最长的海上航线之一的开通。
5. 根据《新唐书地理志》的记载,唐代地理学家贾耽详细描述了这条重要的航线。这条航线从广州出发,经过屯门港、海南岛、七洲洋、越南、新加坡海峡、苏门答腊岛、爪哇,并穿过马六甲海峡,最终抵达波斯湾的奥波拉港和巴斯拉港。
6. 这条航线全长14000公里,是当时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最长航线之一,极大地促进了广州的繁荣,每年有数千艘阿拉伯商船抵达广州,带来了大量的西亚和非洲商人。
7. 同时,中国商船也频繁使用这条航线。唐朝的船只以其高级技术和出色的安全性能而闻名,拥有两到三层结构并配备了深水探测设备。
8. 10世纪的阿拉伯旅行家麦素提在其著作《金色草地》中,对在这条航线上的旅行进行了描述。这些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展现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忙与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