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叆叇在古代的意思是眼镜。
2. 叆叇,读音àidài,汉语词汇。指的是云彩很厚的样子,形容浓云蔽日。
3. 此词当是作者赴黔途中经过夔州巫山县时所作。
4. 词通过乐与悲的多层次对比烘托,突现出他贬谪途中去国怀乡的忧闷之情。
5. 出自:晋·潘尼《逸民吟》:朝云叆叇,行露未晞。
6. 元·卞思亩棚缓义《溪山春雨图》诗:云林靉靆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
7. 明·王錂《寻亲记·对雪》:彤云靉靆,迅模茅屋顿成银界。
8.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今夕月华如水,安知明夕不黑云靉靆耶?
9. 分词解释:叆,汉语二级字,读作叆(ài或yǐ),(叆叇)云彩很厚的样子。
10. 该字的繁体和好:靉。《广韵》乌代切《集韵》《韵会》於代切,音爱。《玉篇》靉靆,云貌。
11. 又《正字通》靉靆,眼镜也。《洞天淸录》靉靆,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
12. 叇,汉语三级字,读作叇(dài),是形声字,云为形,逮为声。
13. 叇与叆组成叆叇一词,表示云气浓厚的样子。
14. 《广韵》徒耐切《集韵》《韵会》徒戴切《正韵》度耐切,音代。《玉篇》不明貌。
15. 学习成语的意义: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语言文化的核心。
16. 学习成语,不仅有助于我们学习掌握中华传统文化,而且有助于我们使用语言更加准确、灵活、形象化和丰富。
17. 可以把有限的词语有效地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18.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掌握好语言,才能准确、灵活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
19. 而成语的准确、灵活、形象地表达,可以使表达的思想更有深度和凝练。
20. 更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