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毛利是指商业企业在销售商品后,从商品的销售收入中扣除原进价后的利润余额。它是净利润的对立面,也被称为商品的进销差价。在中国,工业品的毛利是指其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差额,而农副产品的毛利是指其产地收购价格与产地批发或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二、以下是对几个相关术语的解释:
1. 毛利(Gross Profit):指的是销售商品后的利润,即销售收入减去商品原进价。
2. 销售(Sale):指的是出售商品的行为,同时也指销售额,即商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
3. 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指的是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利润,它是在主营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的基础上,扣除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后得出的金额。
三、利润表是财务报表的一种,通常分为表首和正表两部分。表首部分提供了报表的名称、编制单位、编制日期、报表编号、货币种类和计量单位等信息。正表部分则详细反映了企业经营成果的各项项目和计算过程,因此,利润表也曾被称为损益计算书。
扩展资料:在我国,企业编制利润表的步骤和内容主要包括:
1. 以营业收入为基础,扣除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得出营业利润。
2. 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扣除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3. 以利润总额为基础,扣除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4. 以净利润(或亏损)为基础,计算每股收益。
5. 以净利润(或亏损)和其他综合收益为基础,计算综合收益总额。
参考资料来源:
- 百度百科:毛利
- 百度百科:销售
- 百度百科:营业利润
- 百度百科:利润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