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存在方式:合金元素与钢中的碳相互作用形成碳化物存在于钢中,或溶解于铁素体(或奥氏体)中以固溶体形式存在,或与钢中的氮、氧、硫等化合以非金属夹杂物形式存在。
2. 合金元素对钢的平衡组织的影响:改变铁碳合金状态图,影响临界温度、共析点位置、奥氏体相区大小。
3. 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的影响:影响奥氏体化、奥氏体分解转变、马氏体转变、回火转变等。
4. 合金元素对氧化与腐蚀的影响:一些合金元素能提高钢的抗氧化能力,如铬、硅和铝。
5. 合金元素对机械性能的影响:通过结晶强化、形变强化、固溶强化、相变强化、晶界强化等途径提高金属材料的性能。
6. 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影响焊接性能、切削加工、塑性加工、铸造性能等。
7. 常用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硅、锰、铬、镍、钼、钨、钒、钛、铌、硼、铝等元素,分别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8. 合金元素对钢的铸造性能的影响:影响流动性、收缩、热裂等。
9. 生产工艺措施:控制好生产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操作,防止或降低铸件缺陷的产生。
10. 合金元素对钢中的基本相的影响:非碳化物形成元素和大部分的锰溶解于铁素体中形成合金铁素体,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特殊碳化物。
11.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扩大或缩小γ相区,影响S点、E点、C点的成分和温度。
12. 合金元素对热处理相变过程的影响: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奥氏体晶粒长大,使C曲线向右移,提高淬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