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爵
爵是中国古代的酒器之一,用于盛放、斟倒和加热酒。它也是一种典礼时用的酒器,如君王赐酒给臣下时常常使用,因此与爵位、爵禄有所关联。图一展示的夏代乳钉纹爵,出土于河南省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通高22.5厘米,具有长流尖尾,口沿上配有双小柱,束腰,平底,一侧有把,三棱足,腹部另一侧有五枚横排乳钉。这件青铜酒具造型简洁,纹饰简单,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最精美的一件。
二、斝
青铜斝是与青铜爵配套的酒器,主要用于向爵内注酒,也兼具温酒器的功能。《礼记·礼器》中提到:“尊者献以爵,卑者献亏脊贺以散(斝)。”这表明青铜斝在酒器中的地位位于铜爵之后。斝通常有三足,一鋬(耳),圆口呈喇叭形,口上有两柱。图二展示的夏斝,高30.5厘米、口径17~18厘米,具有三足、两柱、一鋬,圆口、平底、束腰、下腹部外鼓,腹与足相通。据考据,这件青铜平底铜斝是夏王朝晚期的文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铜斝之一。
三、盉
盉是古代用来调和酒、水的器具,属于盛酒器的一种。图三展示的夏盉是夏朝晚期的青铜器,出现于二里头文化,高24.5厘米,头部上大下小,顶有一桃形大口,口前立一筒形短流,四棱锥状袋足,素面,是迄今为止所见中国青铜器中最早的一件铜盉。尽管其器壁较薄,铸造不精,但程序复杂。
四、卣
卣是古代用于盛酒的容器,最高统治者常将其用来赏赐给有功的贵族。卣的主体部分类似于壶,带有一个提梁。图四展示的商代提梁卣,出土于湖北黄坡县,其造型、装饰及铸造都非常精致,是我国已知最早用分铸法铸成的实用器。
五、壶
壶是盛酒器,也可用于盛水。西周时期的青铜壶通常设有圈顶壶盖,盖可倒置用作杯。耳部多为半环耳或兽首衔环状耳。图六展示的三年兴壶,出土于陕西扶风县,器形庞大,造型庄重,纹饰古朴,是西周中期青铜壶器的典型作品,被誉为“壶中之冠”。
六、尊
尊是一种大型或中型容酒器,通常为圆形、鼓腹、大口,也有少数方形尊。在礼器中的地位仅次于鼎。图七展示的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的青铜礼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四羊方尊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每边长52.4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千克,尊身铸满精细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四个大卷的角羊。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酒礼最受重视,酒器发展也最为迅速,青铜酒器成为夏商周三代青铜文明中最为辉煌的亮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