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上,评价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同伴互评,其本质都属于外在的“他评”。
2. 若外在评价不能被评价者理解和接受,即使这样的评价是正确且有益的,它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学生应当掌握并贯穿于学习始终的“自我评价”技能。
3. 教师应指导并鼓励学生正确使用评价方法和工具,不断反思自己的“元认知”,培养他们批判性且客观地评价自己学习的能力和意愿。
4. 重要的是,学生应被引导克服“一次性完成”的自评观念。他们应在学习实践中认识到:自我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涉及修改和改进。
5.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儿童在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过程中,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对他人言行的评价,逐渐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