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计电算化与手工会计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运算工具的差异:
手工会计主要依赖算盘、计算器等工具进行计算,每次运算都需要重复劳动,且无法存储结果,需边算边记录,效率低下。而电算化会计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能够自动存储运算结果,只需输入原始数据,便能迅速得到所需信息。
2. 信息载体的变化:
手工会计以纸张为主要信息载体,占用空间大,不易保存,查找困难。电算化会计则主要使用磁盘、磁带等电子载体,占用空间小,保存方便,查找快捷。
3. 账簿规则的调整:
手工会计中,日记账、总账通常使用订本式账册,明细账使用活页式账册,账簿记录错误需要用划线法和红字法更正。电算化会计不采用这些传统规则,一旦数据录入账簿,一般不得更改(但可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控制),错误更正需通过特定的“更改凭证”实现,并保留修改痕迹。
4. 账务处理程序的改变:
手工会计的账务处理程序较为繁琐,容易因重复转抄和计算而产生错误。电算化会计使用标准化的程序处理不同企业的会计业务,从会计凭证到报表的整个过程均由计算机完成,能够满足各种输出需求。
5. 会计工作组织体制的更新:
手工会计的组织体制以会计事务的性质为基础,而电算化会计则以数据的不同形态为依据。
6. 人员构成的变化:
手工会计主要由会计专业人员组成,以会计师为权威。电算化会计团队由会计专业人员、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操作人员组成,中级会计师掌握电算化会计的知识和技能。
7. 内部控制的不同:
手工会计通过审核凭证内容、数量、单价、金额、会计科目等项目来确保会计凭证的正确性,并通过三套账目的相互核对来验证账目准确性,还采用帐证相符、帐帐相符、帐实相符等内部控制方式来保证数据准确。电算化会计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部分内部控制方式由手工转变为人工与机器共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