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资是5000元,并且正在享受低保,工资收入会影响到低保资格。低保的目的是帮助收入低于某一标准的经济困难家庭,因此如果收入增加,特别是达到或超过当地低保标准,低保资格可能会被暂停或取消。如果有了5000元的工资收入,而这一收入高于当地的低保标准,那么根据低保政策,家庭条件已经改善,不再符合享受低保的条件,因此可能会被取消低保资格。低保是需要定期申报和重新审核的,如果发现隐瞒或虚报收入,还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
低保评定标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户籍状况
申请人必须持有当地常住户口。
2、家庭收入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家庭收入包括所有现金及实物收入。
3、家庭财产
家庭财产状况必须符合当地人民政府的相关规定,包括金融资产、机动车辆、房屋等。
4、家庭支出
因患病、残疾、就学等增加的刚性支出超出承受能力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家庭,也可能被认定为低保对象。
申请低保户通常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条件:
一、申请条件
1、申请者必须持有当地常住户口,且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2、家庭财产状况也需要符合当地人民政府的规定。
二、申请流程
1、申请通常以家庭为单位,由任一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作为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
2、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户口本、家庭经济状况核查授权委托书等。
三、审核与公示
1、申请提交后,相关部门会进行家庭经济状况的调查,包括入户调查、民主评议等步骤。
2、审核通过后,会进行一轮或多轮公示,以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平公正。
四、办理时限
从提交申请到完成审核审批,通常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
五、动态管理
低保对象的家庭成员、收入和财产等情况发生变化时,户主需要在一个月内主动告知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调整救助措施。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第二条
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凡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有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质帮助的权利。
前款所称收入,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全部货币收入和实物收入,包括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应当给付的赡养费、扶养费或者抚养费,不包括优抚对象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的抚恤金、补助金。
第三条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遵循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的原则,坚持国家保障与社会帮扶相结合、鼓励劳动自救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