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残奥会共设有20个项目,涵盖了射箭、田径、硬地滚球、自行车、马术、5人制足球、7人制足球、盲人门球、盲人柔道、举重、划船、帆船、射击、游泳、乒乓球、坐式排球、轮椅击剑、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和轮椅网球等。
2. 射箭比赛面向脊髓损伤、脑瘫和肢体残疾的运动员,根据他们的残疾类别进行分类。比赛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以确保公平公正。
3. 田径运动起源于残疾人的康复活动,二战后逐渐发展成为残奥会田径项目。现在,田径项目包括了各种残疾类别,确保各类残疾运动员能够在一个相对平等的环境中参赛。
4. 硬地滚球起源于20年前的意大利,后在欧洲流行。因其规则简单,比赛技巧容易掌握,深受残疾人的喜爱。该项目特别适合抽搐严重者、脑瘫或严重肢体残疾者。
5. 自行车比赛分为赛道和公路两种形式,参赛运动员包括部分或全部视力障碍、脑瘫、肢体残疾或其他永久性身体残疾的运动员。
6. 马术比赛仅限盛装舞步,包括个人锦标赛(规定动作)、个人自由式比赛(自选动作)和团体比赛。比赛项目设置旨在确保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安全和公平。
7. 盲人足球是一项专门为视力障碍运动员设计的比赛,旨在展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团队精神。
8. 脑瘫足球是苏格兰第一届脑瘫运动会中脑瘫运动员的特殊赛事,旨在提升脑瘫运动员的竞技水平。
9. 盲人门球是盲人独有的球类运动,由奥地利人和德国人为二战唯手携盲人老兵创造。在1980年多伦多残奥会被列为正式比赛,体现了对盲人群体的尊重。
10. 盲人柔道是一项专门为视力障碍运动员设计的运动。1988年韩国首尔残奥会,盲人柔道男子项目成为正式项目,为视力障碍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11. 坐式排球、轮椅击剑、轮椅篮球、轮椅橄榄球和轮椅网球等项目为各类残疾运动员提供了展示自身运动能力的机会,促进了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