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纠纷处理的依据与解读涉及多个法律法规和文件。以下是相关条目的改写与润色:
1.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
-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2009年12月26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3年12月26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手誉森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3月8日)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4月4日)
-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十条有关问题的函》答复(2004年3月22日)
- 卫生部对浙江省卫生厅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问题的批复(2002年3月4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审理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通知(2003年1月6日)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军地医疗赔偿纠纷受理的复函(1990年6月4日)
- 关于对医疗事故鉴定异议的复函(1990年11月7日)
- 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2002年7月31日)
-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2011年1月14日)
- 医疗质量安全告诫谈话暂行办法(2011年1月7日)
这些法律法规为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标准和司法指导,确保了患者权益的保障和医疗行业的公正性。
2. 医疗合同纠纷
涉及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的合同问题,相关法律法规将依据合同法等规定进行处理,包括合同履行和违约责任等方面。
3. 医疗纠纷行政处理
医疗纠纷有时还涉及其它行政问题,如患者对医疗机构行政行为的投诉,可能需要通过卫生行政部门或政府机构进行调查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