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浆岩的分类方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化学成分:岩浆岩的分类首先考虑其化学成分。酸度,即二氧化硅(SiO2)的含量,是分类的重要依据。根据SiO2的百分比,火成岩通常被分为四类: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 > 45%)、中性岩(SiO263%)和酸性岩(SiO2 > 63%)。碱度(以σ表示)也是分类的关键,每类岩石可根据碱度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超基性岩根据(K2O+Na2O)的总量与SiO2的比值分为过碱性、钙碱性和碱性。
2. 矿物成分:岩浆岩的矿物组成对其分类同样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岩石中石英、长石、似长石和暗色矿物的种类和含量有显著差异。钙碱性岩石以不含似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为特征,斜长石富含An组分。碱性岩石则以碱性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为主,斜长石的An组分通常较低。过碱性岩石则以似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为主要成分。
3. 相及结构:根据岩浆岩的相(喷出岩和侵入岩)和结构(如熔岩、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等),它们可以被进一步分类。喷出岩包括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侵入岩则分为浅成岩、中—深成岩和深成岩。
4. 共生组合:岩浆岩的分类还需考虑其共生组合,即成因上有联系的一组不同岩性的岩浆岩。例如,一个大型基性层状侵入体可能由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等具有密切成因联系的岩石组成。
根据这些分类原则,岩浆岩可以被分为四大类,共十二种岩类,包括橄榄岩—苦橄岩类、金伯利岩类、霓霞岩—霞石岩类、碳酸岩类等。需要注意的是,脉岩和火山碎屑岩因其特殊的成因和产状而单独成类。此外,侵入岩和火山岩在成分上可能相似,但成因上不一定有联系,也不一定是同源岩浆产物。斑岩和玢岩这两个术语仅用于描述浅成岩中的特定结构,而不用于喷出岩。最后,酸性岩和中性岩中石英含量的分界值为20%,这个百分比是指石英相对于其他矿物成分的相对含量,而非石英的实际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