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浆岩的分类基于多个基础标准,包括:
1. 化学成分与碱度:依据SiO2含量,火成岩分为四类:超基性岩(SiO2 > 66%)、基性岩(SiO2 45% - 66%)、中性岩(SiO2 52% - 63%)、酸性岩(SiO252%)。碱度(用σ表示)也是分类的关键,钙碱性岩(σ > 9)具有不同的特征,斜长石富含An组分。超基性岩根据(K2O+Na2O)总量与SiO2的关系分为过碱性((K2O+Na2O) > 3.5%)和偏碱性((K2O+Na2O) < 3.5%)。
2. 矿物成分:岩石中石英、长石、似长石、暗色矿物的种类和含量在不同岩类中有所区别。钙碱性岩石不含似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斜长石富含An组分。碱性岩石以碱性长石及碱性暗色矿物为主,斜长石的An组分相对较低。过碱性岩石以似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为主。
3. 相与结构:根据相和结构,岩浆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大类。喷出岩包括熔岩、火山碎屑岩、次火山岩;侵入岩包括浅成岩、中—深成岩、深成岩。
4. 共生组合:成因联系的一组不同岩性的岩浆岩构成一个岩浆岩系列或共生组合。例如,大型基性层状侵入体可能由橄榄岩、辉长岩、闪长岩等组成。
依据这些分类原则,岩浆岩可以分为四类,共十二种岩类:
1. 橄榄岩—苦橄岩类
2. 金伯利岩类
3. 霓霞岩—霞石岩类
4. 碳酸岩类
5. 辉长岩—玄武岩类
6. 碱性辉长岩—碱性玄武岩类
7. 闪长岩—安山岩类
8. 正长岩—粗面岩类
9. 霞石正长岩—响岩类
10. 花岗岩—流纹岩类
11. 脉岩类
12. 火山碎屑岩类
注意事项包括:
- 脉岩和火山碎屑岩类因成因和产状特殊而单列。
- 侵入岩和火山岩成分相似但不一定是同源岩浆产物。
- “斑岩”和“玢岩”用于浅成岩中的斑状结构岩石,喷出岩中不使用这些名称。
- 酸性岩和中性岩之间石英含量分界为20%,表示石英的相对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