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山岩根据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被分为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两大基本类型。
7.3.1.1 熔岩的分类和命名
熔岩的分类通常包括矿物定量分类、化学定量分类和定性分类。矿物定量分类通常用于全晶质火山岩,而定性分类则适用于那些无法准确测定矿物成分及含量且缺乏化学分析的半晶质火山岩。对于隐晶质和玻璃质的火山岩,一般采用化学定量分类,或者换算成标准矿物后,利用矿物定量分类图解进行分类。拥有化学分析的全晶质或半晶质火山岩,则可以结合三种分类方法,以相互验证。具体的分类方案如图7.18和图7.19所示。
7.3.1.2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和命名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基于碎屑组分,可分为正常火山碎屑岩类、碎屑熔岩类和火山-沉积碎屑岩类三大类别。
(1)正常火山碎屑岩类
这类岩石主要是由火山爆发物沉积并经过压结形成。火山灰堆积物通常通过熔结式成岩,因此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普通火山碎屑岩、层状火山碎屑岩和熔结火山碎屑岩三个亚类。
(2)碎屑熔岩类
该类岩石具有熔岩结构和块状构造。其熔岩部分的特征与相应的喷出岩相同,火山碎屑物质主要包括晶屑、玻屑和岩屑,可能含有少量的异源岩屑。这些碎屑的成分通常与胶结它们的熔岩成分相同或相似。火山碎屑含量在10%至90%之间变化。陆上自碎的碎屑常呈熔岩胶结,水下淬碎的碎屑则常呈水化学胶结。
(3)火山-沉积碎屑岩类
这类岩石中火山岩组分与外生碎屑组分的比例变化范围大。火山碎屑含量在90%至50%范围内的可归类为沉积火山碎屑岩亚类;含量在50%至10%范围内的则归类为火山碎屑沉积岩亚类。火山碎屑的粒级划分及分类通常按照粒径大小将其划分为集块级(大于mm)、角砾级(2~mm)和凝灰级(小于2mm)。
特殊火山碎屑岩类的命名原则如下:
- 次火山岩:这类火山岩通常按照斑岩或玢岩来命名,如流纹斑岩、安山玢岩。
- 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系:这类蚀变火山岩保留有岩浆岩的结构特征,常一起构成火山岩组合。细碧岩主要出现在浅变质的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的火山岩系中,是基性蚀变玄武岩,主要矿物为灰白色到灰绿色的钠长石(或钠更长石)、大量绿泥石等,未蚀变的斜辉石具有杏仁构造,杏仁组分为方解石,不含或含少量石英;贫钙,Na2O含量数倍于K2O。角斑岩是蚀变的安山岩或富斜长石岩,与细碧岩矿物组分基本相同,但镁铁质矿物含量较少,主要矿物为钠长石(钠更长石),其次为绿泥石、石英、绿帘石、碳酸盐等矿物。石英角斑岩是蚀变的流纹岩或硅质英安岩,与角斑岩相似,但不含有石英斑晶,或基质中石英含量较少;主要由石英和钠长石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