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正月十五,又称为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并非法定假日,因此不会放假。
2. 2024年的元宵节将在2月24日,星期六举行,属于公休日。
3.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农历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庆祝。正月被称为农历的元月,“宵”指的是夜晚,因此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
4. 元宵节也是“上元节”的别称。在中国民间传统中,人们会在月亮高悬的夜晚点亮彩灯,以庆祝这个特殊的节日。
5. 庆祝活动包括出门赏月、燃放烟花爆竹、猜灯谜以及共享元宵等。元宵节不仅庆祝新春的延续,也是家人团聚的时刻。
6. 元宵节也被称为灯节,灯笼的点燃始于汉朝,到了唐朝,赏灯活动变得更加盛大。
7. 宋代将赏灯活动延长至五天,而明代则有长达十天的赏灯活动。
8. 清代虽然只有三天的赏灯活动,但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9. “猜灯谜”是元宵节后期增加的一项活动,起源于宋朝,在南宋时期尤为流行。
10. 元宵节的饮食习俗包括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有多种馅料,可以通过煮、煎、蒸、炸等方式烹饪。
11. 元宵最初被称为“浮圆子”,后来又称作“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都与“团圆”谐音,象征着家庭团聚和幸福。
12. 一些地区在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参与者主要是妇女,通过行走来驱除疾病和不幸。
13.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日益丰富,包括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14. 元宵节作为一个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不仅在海峡两岸盛行,海外华人社区也会庆祝这个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