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飞机通常在飞行高度大约为一万米左右的空域巡航。在中国,飞行高度层的划分遵循特定的标准:
1. 当真航线角位于0度至179度范围内时,高度层从900米开始,每隔600米为一个层级,直到8100米;在8900米至12500米的高度范围内,同样每隔600米为一个层级;而12500米以上的高度,则每1200米为一个层级。
2. 对于真航线角在180度至359度范围内的飞行,高度层从600米开始,每隔600米为一个层级,直到8400米;在9200米至12200米的高度范围内,同样每隔600米为一个层级;而13100米以上的高度,则每1200米为一个层级。
3. 飞行高度层的计算基于标准大气压条件下的假定海平面,并且真航线角应从航线起点和转弯点量取。此外,飞行高度层的配备会考虑飞行任务的性质、航空器的性能、飞行区域的地形、天气以及飞行条件等因素。
自2016年12月2日起,中国民航开始全面实施客机全球追踪监控,这一措施显著提升了民航的安全监控能力。根据这一要求,所有中国民航客机需每15分钟或更短时间周期内向地面运行控制部门自动发送其经度、纬度、高度和位置信息,以确保地面人员能够实时掌握飞行中客机的确切位置。
飞行高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是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降低,导致飞机的飞行高度通常比同定翼飞机要低。同时,随着飞行高度的提升,大气压力也会逐渐减小。例如,在近地面大气层中,每升高100米,气压大约降低9.5毫米汞柱,而在高空的大气层中,这一数值会更小。此外,随着高度的增加和空气密度的减小,飞机发动机的功率和旋翼效率都会降低,进而影响飞机的操纵性。
来源:
- 人民网:《民航客机至少每15分钟报告位置》
- 百度百科:《飞行高度》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