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应采用封闭楼梯间。对于高度超过32米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建筑,建议使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2. 当建筑使用人数少于50人时,楼梯、走道和门的最小宽度可以适当调整,但门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0.80米。这里提到的宽度指的是净宽度。
3. 通常情况下,安全出口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但在层面面积小或现场作业人员少的特殊情况下可以例外。过道和楼梯的宽度是根据最多可容纳的人数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撤离而设计的,因此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得随意堆放物品,更不能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4.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不应使用吊门和侧拉门,严禁使用转门。要求内部人员可以随时推动门把手开门,且门上不得上锁。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
5. 为了在发生事故时照明中断不影响疏散工作,人员密集的场所、地下建筑等疏散过道和楼梯上应设置事故照明和安全疏散标志。照明应使用专用的电源。
6. 甲、乙、丙类厂房和高层厂房的疏散楼梯,在高度超过32米且每层人数超过10人的情况下,宜采用防烟楼梯间或室外楼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安全疏散距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