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寺院中的佛教音乐活动主要包含讲经仪式、六时行道和道场忏法。
2. 梵呗在法事活动中用于增加仪式的庄严感,帮助信众平心静气。
3. 梵呗的选择和演唱时机根据法事的不同阶段灵活决定。
4. 现代梵呗如《钟声偈》内容更新,更贴近现代精神,强调佛法对社会的作用。
5. 六时行道梵呗是各宗派共同遵守的仪式,包括朝暮课诵,以及特定日期的加唱梵呗。
6. 六句赞和八句赞是六时行进梵呗中流行的两种形式,分别用于不同的法事场合。
7. 道场忏法中,梵呗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包括《蒙山施食》、《瑜伽焰口》等。
8. 忏法结束时,佛教徒会演唱一些俗调赞词,以此感慨人生无常,劝人早日觉悟。
9. 赞呗在中国宗教仪式中应用广泛,不仅在讲经和斋会时使用,在六时行道和道场忏法中也占重要地位。
10. 赞呗在南北地域上发展出不同的音调,唐代已有南北梵音的分别,宋代更指出其差异的来源。
11. 唐代流行的梵呗如《如来呗》、《云何呗》等,至元代仍流行,但近世已有改唱现代梵呗的现象。
12. 后世常用的赞呗有六句赞和八句赞,其中六句赞的《香赞》韵调流行。
13. 近世佛教寺院在特定节日如佛诞、安居时,会演唱“四大祝诞”、“八大赞”等名赞。
14. 唱念时通常使用点板记谱,配合铛铪等乐器敲唱,旋律和节奏依口授而定,无固定规则。
中国佛教音乐在寺院殿堂中的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旨在服务宗教仪式,促进信众的心灵修养,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代和文化背景下音乐风格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