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餐后碱潮是指饭后血液pH值上升的现象,其产生机制涉及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过程。
2. 胃壁细胞分泌胃酸时,需要提供氢离子(H+),这些氢离子是通过水分子解离产生的。
3. 在壁细胞内部,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OH-)一同产生,但氢离子被排出到细胞外形成胃酸,而氢氧根离子则留在细胞内。
4. 细胞内留下的氢氧根离子会与血液中的氯离子(CI-)交换,进入血液,导致血液pH值上升。
5. 同时,壁细胞内的碳酸酐酶催化二氧化碳(CO2)与水(H2O)反应,生成碳酸(H2CO3),碳酸迅速解离为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HCO3-)。
6. 氢离子分泌到小管腔内后,留在细胞内的氢氧根离子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避免了氢氧根离子的积累,保持了细胞内外的酸碱平衡。
7. 碳酸氢根离子通过细胞底侧膜与氯离子交换,进入血液,而氯离子则通过特异性通道进入小管腔,与氢离子结合形成盐酸(HCl)。
8. 由于这一系列反应,餐后血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增加,导致血液pH值上升,尿pH值也随之升高,形成了所谓的“餐后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