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细心的妈妈发现,自己家宝宝的小腿似乎并不直,有时候会呈现出向内弯曲的“O”形。然而,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基本上所有新生儿的小腿最初都是这种形状。妈妈们不必过于担心,这并不意味着宝宝会有“罗圈腿”,更不是什么异常情况。
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由于空间限制,宝宝的双腿通常是交叉并拢的,这种生长方式使得宝宝的腿部在出生一段时间内都会呈现向内弯曲的状态。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开始做一些运动,以及臀部和腿部肌肉力量的增强,双腿会逐渐变直。通常情况下,宝宝的腿部会在7岁左右自行矫正,逐渐恢复成正常的腿型。
过去有一些传统观念认为,给新生儿拉直双腿和双臂,并用带子扎紧可以预防长大后出现“罗圈腿”。但这种做法已被证明是无效的,因为“罗圈腿”实际上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佝偻病,与宝宝双腿是否被拉直无关。相反,过度的束缚可能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硬肿或影响胸部发育。
为了预防宝宝出现“罗圈腿”,妈妈们应该及时给宝宝补充维生素D。尽管很多宝宝的钙摄入量已经足够,但仍有可能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影响钙的吸收。一般建议从宝宝出生后的第2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持续到宝宝大约3周岁。如果1岁以后的小宝宝每天的奶量不足500毫升,还应该及时补充钙。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妈妈们不应急于让孩子过早或过久地站立。宝宝的骨骼在婴儿期非常柔软且具有弹性,容易塑造,但肌肉力量较弱,骨骼容易弯曲变形。如果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可能会导致畸形。因此,建议不要让宝宝过早或长时间站立。
育儿专家指出,宝宝出生后至两周岁是腿部发育的正常期,而腿部定型通常要到7周岁左右。在宝宝的成长阶段,即使是婴儿期,也应该为宝宝穿上合身的衣物和裤子,让四肢能够自然、灵活地放松。如果宝宝到了两周岁后仍然是“罗圈腿”,或者最晚到7岁之后仍然如此,妈妈们应该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