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三思而后行"中的"三"并不特指数字三,而是表示多次或者反复思考的意思。"思"在这里是指思考和考虑。所以,这句话的含义是在行动之前需要反复思考,确保考虑周详之后再采取行动。
二、《论语》中有句话:"是故,宴银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在这里,"三思"分别指年轻时要思考如何增长智慧,年长时要思考生命的有限,智慧达到极点时则施教。这也是涉及到三个"思"的概念。
三、通常我们所说的"三思而后行"主要包含思危、思退、思变。也就是说,在行动之前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危险,失败后的退路,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
四、“思前,思后”是一种概括而深刻的思考方式:先回顾过去,再预测未来,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然后才做决定。
五、总的来说,"三思而后行"这一古训出自《论语》,它强调在行动之前需要进行周密的思考。但孔子也曾说:“再思,斯可矣”,意味着思考两次就足够了,过分犹豫可能导致错失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