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定义:24小时出入量是指病人在一天内所摄入(包括饮食、输液等)和排出的(包括尿、呕吐物、引流液等)液体总量。
2. 重要性:计算液体出入量有助于反映病人体内液体代谢状况,对于心脏病、肾脏病、肝硬化等疾病患者,家庭中的出入量记录尤为重要。
3. 记录方法:准确记录和统计病人的液体出入量是基础护理工作之一。使用出入量记录单或特护单,通过笔和纸进行手工记录和统计,有时也会借助计算器进行演算。部分医院使用临床信息系统提供出入量计算软件工具。
4. 出入量计算:软件工具能自动从医嘱执行记录、床边观察记录和仪器记录中累加入量和出量数据,相减得出平衡量,提高了计算效率。部分工具还能根据临床需要累计特定液体数据,便于医生参考。
5. 出入量记录细节:入量包括进食量和用药量,出量包括大小便量、呕吐物量、汗液量、引流液量等。对于特殊研究物,需持续记录24小时。
6. 出入量交班流程:
a. 准备工作:根据24小时时段,按小时记录每一时段的出入量。统计上一个班次的出入量,并填写统计表和登记表。每个接班人需领取登记表。
b. 实施登记:每次班次交接前,填写上一班的出入量,紧接着对当前小时进行登记,并核对登记表上的总出入量是否准确。登记完成后,需抽查报表,核对该小时的出入量是否与登记表相符。
c. 班次交接:将当班出入量报表交给下一班接班人,让其确认当班出入量是否正确。将登记表交给下一个班次的护理人员,并告知其下一班次的安排。上一班次完成工作后,下一班次才能正式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