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出入量记录内容与要求:
根据医嘱和病情,准确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症状、病情变化、出入量、卧位、所用药物、治疗、疗效及其反应、主要抢救措施及特殊护理等信息。记录应实时、准确、真实且完善,使用医学术语应准确无误。字迹需清晰,不得有任何涂改。所有栏位必须填写完整。
2. 出入量记录方法:
(1)使用蓝黑墨水笔填写姓名、病室、床号、诊断、住院号等眉栏信息。白班(7:00-18:00)使用蓝黑墨水笔记录,夜班(18:00-7:00)使用红色墨水笔记录。
(2)白班护士在下午6时对出入量进行小计(划一条蓝线,总结日间出入量),夜班护士在早晨7时总结24小时出入量(划一条红线,总结后,再划一条红线),并用红线在体温单对应格内填写。
(3)每班护士需在交班前在“病情变化”栏内签名确认。
(4)病人出院后,临床护理记录单应归入病案。
(5)出入液量记录:对于特定病人,记录24小时摄入和排出液量对于病情了解、诊断协助和治疗决策至关重要。
每日摄入量应包括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液量、输血量等。为准确记录口服液体摄入量,可使用量杯或已知容量的容器。固体食物记录其数量,如馒头两个、饼干两块、米饭1碗,并计算其含水量(见附录3)。
每日排出量包括粪便量和尿量。对于尿失禁病人,应尽量收集尿液以保证准确测量;对于自主排尿的病人,应记录每次尿量或将尿量集中于一个容器内,定时测量并记录。其他排出液,如胃肠减压抽出液、呕吐物、涌出物、穿刺液(如脑、腹腔穿刺抽出液)等,也应测量并记录。
病床头应挂有记录出入量的标志,以便工作人员了解并及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