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宇航员在国际空间站上每90分钟绕地球一周,这意味着他们可以看到大约16次日出和日落,而非地球上的一天一次。
2. 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决定了昼夜的长短,而地球的自转则导致了昼夜的更替。因此,地球的一半始终处于阳光照射之下,另一半则处于阴影之中。
3. 在太空中,如果宇航员被地球遮挡,那么按照定义,那部分空间也可以被视为黑夜。但如果没有任何天体遮挡,外太空将永远是白昼,除非太阳燃尽。
4. 太空中的白昼与地球上的白昼不同。在地球上,白天可以看到蓝色的天空或有云层;而在太空中,除了直视太阳的方向,其他区域都是纯粹的黑暗。
5. 由于没有大气层的干扰,太阳光非常强烈,以至于我们的眼睛和相机一样,为了适应这样的亮度,降低了对微弱星光的敏感度。因此,在太空中通常看不到星星,除非在特定的条件下拍摄。
6. 太空中背对太阳的地方非常寒冷,因为太空接近绝对真空,缺乏传热的介质。热量的传递主要依靠热辐射,因此在无光照时温度极低,有光照时温度则极高。
7. 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极端的温度变化,这可能导致探测器产生声音,如杨利伟听到的敲击声。这些声音可能是由于探测器在短时间内遭遇高温和低温,热胀冷缩造成的。
8. 地球上的生物钟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密切相关。但如果人类未来在太空中进行星际旅行,没有了昼夜和季节的交替,无尽的星空可能会对宇航员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