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钠血症是一种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状况,其特点是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超过正常值。正常情况下,血清钠浓度应维持在大约135至145mmol/L之间。当血清钠浓度超过150mmol/L时,表明患者可能出现了高钠血症。这种状况通常是由于水分丢失过多,导致细胞内外液体平衡失调,细胞内的水分被转移到细胞外,以稀释高浓度的钠离子。
高渗性失水是导致高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发生时,体液中的水分减少,而溶质(主要是钠)的浓度相对增加。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
1. 饮水不足:在一些特定环境或情况下,如航海、沙漠探险、昏迷、拒食或消化道病变导致的饮水困难,患者可能摄入不足够的水分。
2. 经皮肤丢失:在高热、高温环境或剧烈运动导致的出汗过多,以及呼吸困难、过度换气或气管切开导致的呼吸道水分丢失,都可能导致体液的丢失。
3. 经肾丢失: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或使用大量渗透性利尿药,如甘露醇,可能导致肾脏排钠减少,从而引起高钠血症。
高钠血症对患者的危害与血钠升高的程度密切相关。轻度高钠血症可能仅表现为口渴,而严重的高钠血症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症状,如淡漠、嗜睡、进行性肌肉张力增加、颤抖、运动失调、抽搐甚至昏迷。血钠急性升高超过170mmol/L可能危及生命。
治疗高钠血症主要针对其根本原因。补充水分是治疗高渗性失水的基础,但在某些情况下,如心衰、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等引起的潴留性高钠血症,可能需要限制钠的摄入和(或)使用利尿剂。特发性高钠血症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功能障碍,治疗相对困难,需要个体化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