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对低钠血症的发生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钠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肾脏通过多种激素调节钠和水的平衡,新生儿的肾小球滤过率较低,对水分的处理能力有限。因此,如果摄入过多水分,可能导致水肿和低钠血症。
2. 新生儿的肾脏对醛固酮反应低下,导致在失水或摄入不足的情况下,易于发生代谢产物潴留和脱水。此外,肾携钠浓缩功能不成熟,也会影响钠的平衡。
3. 引起新生儿低钠血症的常见病因包括摄入不足,如禁食或喂养困难;丢失增多,如腹泻、尿钠丢失、盐皮质激素缺乏、皮肤丢失、假性醛固酮缺乏等;水滞留,如过量饮水或肾排水障碍;以及体内钠的重新分布,如低钾血症导致的细胞内钠移出。
4. 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主要分为失钠性和稀释性两种。失钠性血症伴随钠总量减少,而稀释性血症则钠总量正常但体液总量增加。
5. 低钠血症可能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引起低渗综合征和脑细胞肿胀,严重时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症状的缓解与血浆渗透压的恢复速度密切相关。
6. 与脑细胞不同,肌肉组织细胞无法适应低渗环境,这也会影响低钠血症的症状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