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植物的形成、发展与演化
地球自诞生以来,经历了46亿年的发展,其中38亿到25亿年期间是具有明确地史纪录的初始阶段,地质历史上称作太古宙,地球上诞生了生命。生命的起源问题目前仍处于探讨阶段,有观点认为生命起源于地球自身,也有观点认为生命起源于其他星体。生命出现后,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进化,逐渐出现了动植物。在漫长的不同地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千姿百态的植物,有的已经绝灭,有的延续至今。古生物学家把植物的演化和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菌藻植物阶段、蕨类植物阶段、裸子植物阶段和被子植物阶段。
二、成煤环境
成煤环境主要由沉积环境即煤盆地的形成与发展、气候、植物等条件构成。沉积环境包括构造盆地和侵蚀盆地,其中构造盆地分为波状凹陷盆地和断裂凹陷盆地。气候植物环境需要多雨湿润,适宜各类植物及其他生物的大量繁殖生长。
三、成煤过程
植物之所以能变成煤,要在特定的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的演化过程,这个过程叫成煤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泥炭化作用阶段、煤化作用阶段和变质作用阶段。
四、煤的区域变质、接触变质、动力变质作用
煤的区域变质是由地球内部热量和压力的长期影响所引起的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是由岩浆侵入或靠近煤层及含煤建造时,由岩浆带来的高温、挥发性气体和压力,使煤的变质程度升高的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是由强烈的构造运动如挤压褶皱等产生的区域温度增高所引起的煤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