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变质岩是地壳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数量虽稍逊于岩浆岩,但占地壳总体积的27.4%。变质作用在地壳中广泛发生,遍布各地。
2. 变质岩的形成经历了多种类型的变质作用,每种作用都有其特定的发生范围、成因和所形成的岩石类型。
3. 接触交代变质作用是指岩浆侵入时,与周围岩石接触的部分因热作用而发生变质。这种变质作用仅限于接触带附近,局部性明显,温度大约在300-800℃,压力范围在0.2-3Kb。角岩是这种变质作用的典型产物,例如泥质角岩、长英质角岩等。
4. 区域变质作用是最为分布广泛的变质作用类型,影响到大面积的地壳,主要由高温和定向构造应力引发。变质温度大约在200-900℃,压力在3-12Kb之间。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因变质程度不同,展现出不同的结晶程度和矿物组合。
5. 混合岩化作用是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部分熔融,进而形成混合岩。混合岩主要由浅色长石、石英和暗色角闪石、黑云母等组成,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6. 埋藏变质作用是一种较新提出的变质作用类型,指的是火山沉积物因深埋地壳而受到温度和压力升高影响而发生的变质作用,通常这种变质改造并不彻底。
7. 动力变质作用是由地壳活动地带的机械过程主导的变质作用,常见的岩石类型包括糜棱岩、构造角砾岩、千糜岩等。
8. 冲击变质作用是在陨石或其他天体冲击地球表面时,瞬间产生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的特殊变质作用,其特征矿物学标志明显。
9. 水热变质作用是在岩浆作用的晚期,挥发份和矿物质水溶液导致岩石成分变化的一种变质作用,也被称为蚀变作用。它与矿产的形成密切相关,例如蛇纹岩、云英岩、青磐岩、滑石菱镁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