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灌婴建豫章城,自汉至今,广为流传。
2. 灌婴,秦末贩绢商人,后随刘邦征战,以勇猛闻名。刘邦称帝后,灌婴曾任车骑将军,封颍阴侯。汉文帝时,他担任太尉,总领全务。
3. 灌婴筑城之说起源于《史记》、《汉书》。《史记·灌婴传》记载,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灌婴参与垓下之战,追击项羽至乌江,项羽自刎,其军得项羽。之后,灌婴率军渡江,攻占吴郡,进而平定吴、豫章、会稽郡。《汉书》记载与之一致。
4. 南朝刘宋时的江西文人雷次宗首次将灌婴“定豫章”与“筑豫章城”联系起来。他在《豫章古今记》中提到南昌古城时说:“至汉高五年,颍阴侯灌婴追灭项羽,遂定江南,是年始立为郡,郡城即灌婴所筑。”他还详细描述了郡城的规模和门户。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也提到:“汉高祖六年,始命灌婴以为豫章郡治,此即灌婴所筑也。”
5. 据此说法,灌婴定豫章后即开始筑南昌城,时间约为公元前202年或前201年。“灌婴城”、“灌城”之名即源于此,灌婴也因此被尊为南昌的城隍爷、城隍菩萨。关于“灌城”的具体位置,当代学者宗九奇等人认为应在青山湖区湖坊镇黄告差城村附近。
6. 江西作为明确的行政区域建制,拥有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豫章”。
7. 汉高帝初年(约前202年),设立豫章郡(赣江原称豫章江),郡治南昌,下辖18县,分布地域与后来的江西省区大致相当。汉武帝时,江西属杨州部。
8. 王莽的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将豫章郡易名九江郡。
9. 东汉、三国、晋、南北朝,以郡名则为豫章,以郡治所名则为南昌。
10. 隋开皇九年(5年),废豫章郡置洪州,治南昌县。
11. 唐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名改称章郡。
12. 唐朝贞观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设置江南道,唐玄宗时分为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江南东道演变为今江苏安徽两省,江南西道则以江西之名延续,逐渐取代了“豫章”作为江西地区的行政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