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石的分类通常基于它们的形成过程,被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岩浆岩,亦称为火成岩,是由地球深部熔融物质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例如橄榄岩、辉石岩、辉长岩、玄武岩和花岗岩等。沉积岩是由河流、湖泊、海洋中沉积物堆积、压缩和胶结形成的,包括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等。变质岩则是原有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形成的,例如片麻岩、片岩、大理岩和石英岩等。
在观察岩石时,我们会注意其颜色、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岩石的颜色是描述的重要方面,尤其是新鲜面的颜色,以及风化后的颜色变化。岩浆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的比例,分为暗色岩、中色岩和浅色岩。
岩石的结构描述涉及结晶程度,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结构。全晶质结构根据颗粒大小又可分为粗粒、中粒和细粒。不等粒结构描述了不同大小颗粒的分布。斑状结构则关注斑晶和基质的相对特征。隐晶质结构和半晶质斑状结构则侧重于基质的特征。玻璃质结构则主要描述其颜色和断口特征。
矿物成分及其含量对岩石的命名至关重要。在描述岩石时,主要矿物成分的种类、形状、大小、物理性质及其相对含量是首要考虑的,次要矿物的描述则相对简略。